刚刚读到知乎上的 这篇文章,正好我也经历过成都市的小升初摇号,就随便写点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吧。

背景

先说说成都市的小升初政策。

成都市的初中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。公立学校采用「片区摇号」的政策,顾名思义,小学毕业生可以被随机派位到该片区的公立初中;私立学校的录取则由校方决定,所以校方一般会举行统一考试,依成绩录取。

但是,「摇号」只是明面上的说法。比较好的公立学校还会有两种录取方式:

一是招收华、奥赛得奖的学生。如果你有华、奥赛双一等奖证书,那么基本可以就读最好的公立学校。

二是找关系、花钱。事实上,比较好的公立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是靠这种方式就读的;根据你找的关系的高低,最后可能会花 8-10 万+ 不等。

而私立学校,也并非完全依照成绩录取(况且别人也得赚钱啊)。对于在考试中差了几分上线的,私立学校一般接受「用钱抵分」的做法;根据学校的好坏,一分 往往值 几千元。对于一些成绩实在太差而家里有钱的,「交一大笔钱入学」也是可能发生的。


入学后也有不同。公立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很低,而大部分私立学校一年仅学费就要 4 万+,各类杂费可能还要花去 1-2 万

从师资上来说,初中阶段私立学校的师资基本要略好于公立学校。但是,公立学校拥有指标到校生、直升生等「福利」;而且,私立学校为了留住优质生源,会在初升高时设置种种门槛,防止好学生「跳槽」到公立高中。所以,成都的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,也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。

我小升初时是怎么选择的?

由于我并没有考上某私立学校(学渣就是我了!),所以我只能就读公立学校。

那么摆在我面前的无非就是两条路:

我最终选了哪条路?—— 第二条。

为什么?

我的运气还算中规中矩。尽管没有摇到比较好的学校,但也摇到了一所离家很近的学校。有多近呢?—— 走路大约三分钟。所以我初中时期常常可以比别人多睡半个小时…(当然这就是题外话了)

我的小学同学们呢?

我的小学可以算是成都市的 Top 3 小学,所以我的同学们基本都比我 #rich 。与我一同「摇」到我初中的小学同学,大概有 17、8 个。然而最终留下来的,只有 5 个。

剩下那些人都跑哪去了?—— 很明显,要么找关系、花钱,进了「更好」的公立中学;要么一样的找关系、花钱,进入了私立中学。

初中的时候怎么样了?

我虽然读了个三流初中,但也没有像文首提到的 那篇文章 里的女孩一样崩溃大哭… 毕竟正如前面说的,没有花钱择校,就花钱报好的补习班;况且,「宁当龙头,不当凤尾」,我在三流初中能享受到的待遇,兴许还要比一流学校更好。

最后证明我小升初时的判断还是基本正确的 —— 我靠着在三流学校还算领先的成绩,成功拿到了指标到校名额,没太费力地进入了还算不错的高中…

(指标到校,类似于高考的「一本线录取」,只要达到中考重点线即可就读之前签约的高中)

而我大部分的小学同学,认为进了好初中就能随便读上好高中,而最后的结果当然就不是这样啦…

另外,三流初中也有三流初中的好处。我的高中同学也有不少来自一流的初中,然而他们的初中生活似乎比高中还辛苦 —— 还好我不是🌚。

怎么又说到「教育公平」了?

以上种种,只是我的个人经历,也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。

教育公平吗?看似公平的微机派位(摇号),一样可以找关系、花钱、暗箱操作;那么不摇号了,凭分数说话,就公平了吗?

或者,说得更直白一点,高考公平吗?

怎么可能公平呢?—— 形式上看似公平,但是,还有人可以不高考呢,还有人不高考也能读清北呢 —— 这又有公平可言吗?

凭电脑派位的结果,还是凭考试分数,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。

应试教育下,所谓的「公平」,往往是由父母给你的起跑线决定的。

以成都中考为例,如果你没有五城区户口,那么你连报考大部分公立高中的资格都没有 —— 对这些人来说,他们连「凭分数说话」的资格都没有,这公平吗?

没有公平。或者说,在中国稀缺的教育资源下,我不知道什么叫公平。

尾声

文首提到的那篇文章里,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

但是作为孩子,你不要怨命,也不要信命,而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努力去拥抱明天。

但是,我已经喝了够多的鸡汤了。我不知道,明天是否还是漫漫黑夜。